商品搜索>>
<%rs_Product.close set rs_Product=nothing%>
商品展示
<%rs_Product.close set rs_Product=nothing%>
 艺术类 >> 唐陆柬之文赋
 
  
商品编号:
807358
商品名称:
唐陆柬之文赋
商品定价:
25.00 元
出 版 社:
上海画报出版社
商品类别:
艺术类
 
    产 品 说 明

内容简介

    陆柬之(公元1045-1105),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虞世南的外甥。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议郎、崇文侍书学士。书法早年学其舅,晚学“二王”,“落笔浑成,耻为飘扬绮靡之风,”故有“晚擅出蓝之誉”。传世书迹以《五言兰亭诗》刻帖与《书陆机文赋》墨迹为最着。张怀瓘《书断》评其书曰:“晚习二王,尤尚其古。中年之迹,犹有怯懦,总章以后,乃备筋骨,殊矜质朴,耻夫纤靡,故欲暴露瑕疵,虽为时鄙。”他的书法遗迹传世甚少,现在已经难窥全貌了。但元代欧阳玄的一段话值得我们玩味。欧阳玄说:“李公(李倜)谓其书态不同,此正柬之(陆柬之)妙处,近代米元章(米芾)书矫亢跌宕,世咸称其自创一法,乃不知其全学柬之《头陀寺碑》耳,元章秘而不言,以陆书少传于世也。”这段话是说米芾的书风,并不是他自己独创的,而全是从陆柬之书写的《头陀寺碑》中学到的,只是因为陆柬之留下的手迹很稀少,别人难以看到,所以米芾也就秘而不宣了。这说明陆柬之的书风除了《文赋》外,还有属“矮亢跌宕”的一路。
    《文赋》为纸本墨迹卷,是初唐时期少有的几部名家真迹之一。这是一幅陆柬之用心写的作品,因为《文赋》是陆机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而陆柬之又是陆机的后裔,所以陆柬之是以极其崇敬的心情来写《文赋》的。据说陆柬之年轻时读陆机《文赋》,极为倾心,想亲笔书写一篇,因怕自己书艺不精而“玷辱”前贤名作,始终未敢贸然动笔,直至他晚年书名赫赫时,才动笔了此宿愿。
  《文赋》墨迹的章法和气韵,更多的是学习王羲之的。全书 144行,1658字 ,字体以正、行为主,间参草字,虽三体并用,但上下照应,左右顾盼,配合默契,浑然天成。笔致圆润而少露锋芒,表现出平和简静的意境。笔法飘纵,无滞无碍,超逸神俊,深得晋人韵味,从中透露出深厚的《兰亭》根底。
  元代书法家揭溪斯曾评论此帖说:“右陆柬之之行书《文赋》一卷,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耳。虽若隋僧智永,犹恨妩媚太多、齐整太过也。独于此卷为之三叹。”元赵孟頫评价更高,曰:“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 (赵孟頫《文赋》跋)。赵孟頫曾临学此帖,从中领悟晋人笔法和结体,受益非浅。孙承泽在给《文赋》墨迹所写的跋文上说:“赵文敏(孟頫)晚年书法全从此(指《文赋》)得力,人鲜见司谏(指陆柬之)书,遂不知文敏所自来耳” 。
    此卷流传有绪,有赵孟頫、李倜、揭傒斯、危素、宋濂、孙承泽等人跋记。帖中“渊”、“世”等字均作缺笔,盖避唐代帝王名讳之故。帖后无余纸,名款己失,卷前引首有明代李东阳篆题“二陆文翰”,及沈度隶书“陆机文赋陆柬之书”,真迹清时入内府,后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点击数:34  录入时间:2009-10-18 【打印此页】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