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战略分析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金强 作为世界四大书展之一,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众多的国际书展中独树一帜,稳中有升,调整办展频次即是举措之一。从2002年前的每两年一届,到2002年后的每年一届,实现与国际主流书展的协调与配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积累了不少办展经验。主要体现在: 克服各种不利影响,参会国家和地区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如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就克服了与北京奥运会的时间冲突问题,临时转展天津,使得参展国家数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今年组委会既要肩负办好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主宾国的重任、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同时还要应对出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以实物展示为主的国际书展显然遇到了越来越大的阻碍。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书商撤展现象在西方国家已经出现。有报道称:“在物流、定价、纸张、活动等方面,英美出版商也正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前不久,加拿大兰登书屋对外宣布,将不再参加2009年6月举办的加拿大书展。其高级副总裁称:已经考虑了很久,做出这个决定不仅是为了省钱,更多的是要集中资金来扩大作者知名度和促销图书,以利于提高销量。英国兰登书屋公关部主任莫林·克里斯日前透露:将考虑减少差旅费等不必要的开支,来节约成本。”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蓬勃发展的强大祖国为依托,以全球学习中文热为契机,正在不断地延伸到更多热爱和平、崇尚知识的友好国度中。 设立主宾国,配合国家年活动,重视文化活动。西班牙作为本届图博会主宾国,主题是——“梦想西班牙、思考西班牙、解读西班牙”。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西班牙方面举行了电影、舞蹈、展览、作家会谈、文学探讨等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开展主宾国活动已经成为国际书展的一项惯例。从2005年第十二届开始,随着海外展商规模的不断扩大,北京图博会首次设立了主宾国,法国成为第一个主宾国,接下来依次为俄罗斯、德国、希腊,第十七届预定为德国。国家年活动推动了两国政治互信和民间互访,加深了两国文化上的亲近感,并为进一步的出版交往与合作提供了动力。 文化活动方面,第十五届组委会特别在开幕当晚新增了一台文艺晚会,为海内外出版人提供了集中国特色与天津韵味于一体的文化盛宴。天津出版界也及时抓住在“办在家门口”的契机,首度规划出了300平方米面积的展台,从图书、文化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天津的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既可以感染在场读者,又可以积淀新读者,将出版文化融入到大的文化样式与活泼的文艺形式中去,它们激发了灵感,也增进了感情。 为参展商着想,周到细致服务,节约参展成本。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为例,承办方承担了海外参展商展品从北京到天津的运输工作及全部运费,并对全部展品进行留购;还设立了从首都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等地至天津展馆的4条固定班车路线,在酒店与展馆之间开设班车,并与中青旅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提供细致的接待工作。第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还为第十四届版权输出名列前茅的出版单位提供了43个免费展台和6个免费广告。为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图公司自2006年起就对在上届版权输出成绩优异的单位进行展台奖励。2008年,中图公司对安徽出版集团、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中国出版集团等10家单位共奖励40个展台。第十五届特别为四川地区新闻出版单位免费提供了15个展台和10位参展人员的食宿,并在书展现场设立了捐款箱,连同本次书展的全部门票收入一起捐赠了四川灾区。 反映在节约上,从2004年第十一届北京图博会开始,组委会就撤销了红地毯,撤销了无关的麦克风,撤销了军乐队,也撤销了奢华的开幕式。国内出版商也更加理性化,他们看重的是信息的获取和思想的交流,而不是展台的过度装饰,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这一传统更显意义。第十六届图博会由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教育部、科学技术部、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图博会作为一个国家行为,仅靠一个部门很难把工作做到细致周到,多部委、多部门联合办展,谨守服务宗旨,听从统一指挥,群策群力,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增强国际化程度,中外互动,上下齐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下的行业变化与更多需求,北京图博会紧跟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与美国书展,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世界接轨,学习借鉴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项目的成熟经验与模式,完善博览会主宾国参展方案,完善各种危机应对机制,提高活动效果,努力打造“我们家门口”的国际书业盛会,打造“东方的法兰克福书展”。 2006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新闻出版总署在京联合成立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积极组织推荐图书参加国际书展,组织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出访,考察国外类似计划的实施情况,向国外出版机构宣传介绍“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 2007年6日,国务院新闻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选定一些优秀图书扫描成数字信息,通过谷歌图书搜索进行全球推广,将国家行为与民间意志巧妙结合,此举有助于图博会的发展更为迅速。 可以说,新闻出版总署和各组委会成员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组委会的正确领导是成功的根本保障。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展会对全体人员产生了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相较往届,第十六届北京图博会在五大方面进行了周密部署和灵活安排,即参展更灵活、内容更丰富、交流更务实、平台更国际、服务更人文: 参展更灵活。此届博览会,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可能给国外展商带来的影响,组委会进行了充分预估,并采取了一系列利于外商参展的措施,使参展形式多样化。推出一系列小于标准的“迷你小展台”,以及书架陈列、版权桌购买等灵活的参展方案,帮助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小型出版机构实现参展。同时重新调整留购条件,提出“不限品种和语种,尽可能全部留购展品”。首度推出的“特殊出版人计划”是博览会为版权代理商、工作室、作者、书探和中小出版机构量身定做的一套参展方案。它通过将展位提供、活动参与和参展商的食宿捆绑,实现了展商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参展效果的愿望。这些举措都旨在吸引更多有潜质的参展商和实力派作者。 内容更丰富。除9月1日全天举办2009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外,9月2日的第二届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外国专家座谈会、9月4日的2009“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等相继在图博会期间举办。此外,“中英10+10会议”和“中德10+10会议”,以及有关翻译、版权代理等会议在书展期间的相继举办,都使展会的内容更有文化品味。为推动全民阅读,第十六届国际图书博览会不仅迎来了9位西班牙作家和10余位国内作家,还在一号馆三层的新闻中心开辟了能容纳约200人的会议室,专门举办名家推荐阅读活动。通过每天邀请名家现场推荐一本值得阅读的文学作品,营造高质量的读书氛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交流更务实。今年,中图公司继续对在上届版权输出成绩优异的单位进行展台奖励,并有不少于50个展台数量的奖励计划。组委会创造和完善了更多的活动平台和交流平台,促进了中外出版交流与版权合作的力度。如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获奖者结合自身经验或案例,与国内的编辑、翻译和出版人进行广泛深入的经验交流。专门开设的“国际出版与翻译资助展区”,吸引了荷兰文学基金会、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德国歌德学院、韩国文学翻译院、爱尔兰基金会等纷纷设展。 平台更国际。本届注重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标准打造国际化书展。比如,本届首次设立“出版商务餐会”,目的是为了宣传中国出版品牌、介绍推出中国名优出版企业、扩大中国出版社的国际影响。在3天专业场期间,每天在书展现场设立1个小时的“出版商务餐会”时段,由国内一家出版单位的高层用20分钟介绍本单位的出版物类型、推介“拳头产品”、表明合作需求,现场邀请20家至30家国外出版人聆听发言并现场提问,随后进入冷餐会时间,在场的中国出版人与国外出版人可进一步沟通、洽谈、交流。餐会的地点、供餐及设备,都由大会统一提供。出版商务餐会是一种国际化的交流形式,为中国出版企业提供了一个向国外出版人零距离介绍自己的机会。 服务更人文。本届书博会在服务方面进行了更加人性化的改进,包括:合理规划展区,将8号馆设置为专门的国际馆,集中汇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参展单位,创造比较国际化的参展环境;为便于展商参会,本届活动区集中规划在书展现场和离展场最近的皇家大饭店,其中现场活动区供举办活动的国内外展商免费使用;为让更多国内出版人参与展会并受益,本届由大会组织举办的会议、论坛,绝大多数对参会者免费,只有极少数论坛收取少许参会费。不论免费、付费,来参会、听会,都会物超所值;此外,大会还规划参观休息区域,提供优质休息场所和配套服务等等。所有这些举措无疑都是北京图博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对策。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系)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