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布雷箫说:“它补全了我失落的一角……我愿毫无保留地推荐此书。” 20世纪人类最大的病痛是“心灵的沦丧”。心灵沦丧的我们物质越来越丰富,却越来越感觉不到幸福;相处的技巧越学越多,婚姻关系却越来越难搞;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感动却越来越少。针对当下的种种问题,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式。它无需高深的哲理,更与医学技术无涉,你只需要重新审视日常生活,就能找回久违的快乐与满足。其实,精心挑选的一束鲜花、浆洗的干干净净散发着香味儿的桌布,这些微末细节都可以滋养干涸已久的心灵,让我们从中获得满足与幸福。 本书与《少有人走的路》《少有人走的路II》一脉相承,一同触发了20世纪末“回归心灵”的风潮,它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150周之久。
作者简介
摩尔,美国人,一个享誉国际的心理学家,拥有哲学学士、音乐硕士及神学博士学位。他以荣格心理学和原型心理学、古代神话、西方文艺传统为主题从事演讲和写作,在欧美地区颇负盛名。
目录
序 心灵的沦丧 第一部分 关怀心灵 第一章 聆听心灵的声音 第二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关怀心灵 第二章 家庭和童年的神话 第三章 自我崇拜的神话 第四章 爱情的入门仪式 第五章 嫉妒与羡慕:滋养心灵的毒药 第六章 心灵与力量 第七章 抑郁的馈赠 第八章 疾病:身体的诗歌 第九章 心灵的经济学 第三部分 精神实践与心理深度 第十章 神话、仪式与精神生活的必要性 第十一章 心灵与精神生活 第四部分 关怀世界的心灵 第十二章 美与万物之灵的复苏 第十三章 生活的神圣艺术
媒体评论
很少有书如此丰富而令人深刻自省,它就像莎上比亚和约瑟夫·坎贝尔的作品,几乎每一页都是一处宝藏。 ——杰里·普伯Journeymen杂志 读到它的那一刻你立即就会被它迷住,这是一本小能再完美的心灵读物,它让人觉得,在这个一切都几近匮乏的世界里,仿佛身处一座美妙的小岛。 ——理查德·鲍里弗Bookpage杂志 这本书迫使我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现实——一种更广阔而有意义的方式。它补全了我失落的一角。 ——约翰·布雷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这本书确实感动了我,我猜它的力量和精神,可能比心理学流传得还要长久。 ——詹姆斯·希尔曼荣格派心理学专家 这本书可以帮你放弃对无效救助的寻求,并开始认真对待关照心灵的任务。 ——山姆·基恩美国知名作家
书摘插图
1序 很少有书如此丰富而令人深刻自省,它就像莎士比亚和约瑟夫•坎贝尔的作品,几乎每一页都是一处宝藏
第四章 爱情的入门仪式
柏拉图说,爱是一种疯狂,一种神圣的疯狂。今天我们谈论爱情时,经常把它当做人际关系的一个方面,一种我们可以控制的东西。
第五章 嫉妒与羡慕:滋养心灵的毒药
关怀心灵并不意味着修正、改变、调整和优化,但我们仍然需要处理一些烦人的感觉,比如嫉妒和羡慕。这两种感觉都会腐蚀心灵,所以我们不能让自己长年累月陷于其中
第六章 心灵与力量
当我们从自我和意志出发,想要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就会集中自己的力量,设计一套策略,尽最大的努力追求成功。希尔曼用“英雄式”(heroic)或“赫拉克勒斯式”(Herculean)来形容这种行为
第七章 抑郁的馈赠
心灵能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色彩,其中也包括代表忧郁的蓝色、灰色和黑色。要关怀心灵,我们就必须关注它所有的色彩,而不是只把目光集中在明亮的色调
|